来源:中共宿城区委办公室微信公众号(点击蓝字观看原文)
抗日民主根据地建立和巩固发展
1938年12月,中共中央决定,撤销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,成立中共山东分局。21日,中共山东分局决定成立苏皖特委,同时成立八路军山东纵队陇海游击支队。苏皖特委和陇海游击支队的建立,为宿迁重新建立党的各级组织,建立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,起到巨大作用,同时也确立了党在苏皖地区领导抗战的地位。宿迁及周边地区建立了淮海抗日民主根据地和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。
抗日民主政权建立
1939年1月,中共宿迁县委在宿北竹园成立。8月,中共苏皖区党委在皖东北张塘成立,同时撤销皖东北特委和苏皖特委,金明任区党委书记。11月,苏皖区党委决定,自西向东分别成立三个地委,即大运河以西地区为第一地委;大运河以东,陇海路以南,六塘河以北为第二地委;六塘河以南地区为第三地委。
1939年苏皖区委活跃在淮北地区
1940年2月,苏皖第二地委决定,把所属地区划为四片,分别成立四个县委。宿迁为第一县委,书记王亚东。3月,苏皖区党委决定第二、第三地委合并。9月,宿迁县抗日民主政府在东乡保安圩成立。蔡贡庭任县长,晁福祥为县政府秘书。同时中共苏皖区党委决定,将中共第一县委改为中共宿迁县委,李铁民为县委书记。
左起:新四军淮海军分区3支队9团参谋长臧公盛、政委晁福祥、副政委李石青(摄于1943秋)
1940年4月,苏皖区党委决定成立泗宿办事处,由狄克东任主任兼书记。办事处下辖宿迁县境内的潘山、闸塘、归仁3个区和泗阳县境内的金镇区。次年4月,泗宿、泗北办事处合并,成立泗宿县抗日民主政府,狄克东任县长,石立志任县委书记。在各界代表大会上,泗宿县选举周干民为参议长,贺礼泉为副参议长。
原泗宿县历任县委部分成员合影(1983年)
地方抗日武装发展壮大
宿迁人民在县委领导下,成立了青救团自卫队、宿北第二营、抗日青年自卫大队、苏鲁边区抗日游击大队。这些抗日武装组建后,为保卫人民利益,打击日伪军,除奸剿匪等方面,都作出很大贡献,深受人民群众欢迎。
苏鲁边区抗日游击大队参谋长张荫棠